【#人生洞察室 01 每個人的價值觀,藏著他的家庭、走過的路】
-環境成就一個人的思維、行為、結果。
會當人資的人,大多雞婆又愛聊天,遇過一個人資前輩,她甚至說人資就是天生帶著一種「使命感」,很樂意協助人變得更好。我也滿愛聊天的,所以也和一些員工保持不錯關係,可能剛好年紀很近,跟朋友很像。
我曾去找過幾個員工中午吃飯,順便問問他們工作狀況,也聊聊對於未來的一些想法。
而M君和我的對話中,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...
▌自由工作者=遊民?同溫層外的理解是這樣
我們當時問過對方未來打算。M君算是我看好的幾個有潛力派遣人員,我知道她的能力狀況,擔任派遣人員,只是在這個狀況不明的疫情下,剛畢業的她權宜之計。
她還在探索,她討厭碰數字有關的工作,卻總是遇到;所有人都說她很適合待銀行業,但銀行業真的讓她覺得要發瘋了,呆板無趣...她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看起來適合?
我說我啊,打算在30歲正式成為自由工作者,因為不喜歡組織裡那些複雜的人際關係及流程。
然而,她的反應卻是-「蛤?去火車站擺個碗嗎?」
她不是在嘲笑我的夢想,而是真的認為是這樣。
我其實也不意外,這是我刻意拋出去的「詞語」,測試她是不是也跟我一樣的同伴呢?
從新創產業跑回傳產,剛開始我的確做了很多的測試,測試我的老闆、同事對於新創圈的了解程度,決定我平常用什麼樣的詞語。
▌工作觀:工作就是苦,你的父母給了什麼工作觀呢?
言談之間,她不斷用一種厭世的態度,說「工作就是苦」阿,我能感受她的苦來自派遣工作薪水低、事情雜,儘管她已經上手,學不到新東西,但還是會有類似的工作不斷增加到她頭上,她想過很多的未來,但不知道要從何開始比較好...
於是只好說-「工作就是苦」。
也許來自 #做工的人 的家庭,我雖然從未認為工作就是苦,但剛出社會的前期,我過得很苦。做工的人,用命來換錢,我無形中也被潛移默化,我瘋狂加班、沒有加班費、沒有生活、沒有夢想,只為了成就感和好好活著的台北夢剛開始,居然也照著父母給的價值觀活著....
我妹也是,建教生本來就很苦,尤其是美髮業學徒,壓力過大,嚴重皮膚問題跟腸胃消化問題,但她還是走過了...
即使不想,還是會不小心活成父母的樣子。
▌時時覺察自己的價值觀,別被不好的環境同化了
環境影響一個人很多,要慎選環境,然而有些時候,你卻沒有辦法選擇,例如你的出生、你的父母。
還有暫時讓你無法選擇的-學測失常、能力還不足,還沒有籌碼離開低薪環境時,更要時時對自己問為什麼?這句話是真的嗎?否則你真的會被同化的,不小心變成你討厭的樣子。
我剛北漂來台北時,我跟外公住一起,我外公放浪形骸的行為,我問了我朋友一圈,沒有人的外公這麼不像樣。
他常常會說因為自己長得帥,多少女人拜倒他的西裝褲下,他從這些女人身上榨乾了多少錢,有好幾段婚外情都是不得已,都是為了養家,他為了從那些女子身上騙錢拿回去養家....聽久了我真覺得自己三觀盡毀。
還好當時我聽完這些瘋話,我還會自己不斷告訴自己,他這樣根本就不合理,每天自我覺察...避免被同化。
所以,保持覺察力吧!才能百毒不侵。